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延伸阅读:
张富清事迹材料
有这样一位老英雄,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他,“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他就是湖北来凤县离休干部,今年95岁的张富清老人。革命年代,他曾立下赫赫战功,退役后他又主动选择到偏远的贫困山区工作,60多年来他深藏功名,在工作岗位上不改军人本色、奉献一生。
2018年底,湖北来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采集信息,一位退役老兵的东西,震惊了现场所有人,打开红布包裹,大家看到了一位战功赫赫的老英雄张富清,他是“人民功臣”,是“战斗英雄”。
来送资料的张富清的儿子也惊呆了,如果不是这次信息采集,他也从未见过父亲的这些军功章。
这一张“特等功”报功书,是1948年发出的,也是在这一年,张富清加入解放军西北野战军,报功书中特别提到,在永丰战役中,张富清所在的六连是突击连,“他第一个带头跳下了4米高的城墙”。
永丰战役,是为了配合淮海战役,由西北野战军发起,作为突击队员,张富清和两个战友在深夜跳下城墙,与敌人殊死搏斗。
这场战斗一直打到天亮,张富清炸毁了两座碉堡,缴获两挺机枪、弹药四箱。战斗结束,他死里逃生,但突击组的另外两名战友却再也没有回来。
1955年,张富清退伍转业,他戴上勋章拍下这张照片后,将所有勋章封存,也将自己的赫赫战功封存,这一封存就是60多年。
转业后的张富清,本打算回陕西老家,但当他得知湖北恩施最穷的贫困山区需要支援建设时,他听从党的号召,带着妻子去了恩施来凤县,从此,他乡变故乡。
在来凤县,张富清奔波于最穷的乡镇,在遭遇干旱时,他带领老百姓进山找水;为了给没水没电没路的高洞山区修出一条路,张富清又当了一回突击队员,他带着炸药上了悬崖。4个月后,高洞山区结束了不通路的历史。
1985年,张富清从当地建行副行长位置上退休。7年前,老人因病左腿截肢,他忍痛训练,学会了走路。后来,老人眼睛得了白内障,需要手术,他的医疗费可以报销,但当儿子为他选了7000多块钱的人工晶体时,他却自己找医生换成了3000元的。
不给国家添麻烦,也不让家人占公家的便宜,张富清不许子女亲属在他工作过的单位上班,甚至不许跟他一样有高血压的家人吃他享受公费医疗的降压药。老人的儿孙中,没人沾过他的光。
71年党龄,60多年深藏功名,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自己精彩的人生。
淡泊名利的张富清老人,其实很富有。战争年代出生入死,一枚枚军功章镌刻着他的荣耀,他的经历很富有;和平时期,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用共产党人的本色赢得群众信赖,他的精神很富有。理想信念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改本色,张富清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坚守信仰的时代标杆。
致敬英雄,保持赤诚之心
“保持信念之光不灭,信仰之树常青”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
张富清的事迹通过媒体报道后,迅速引起当地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大家对深藏功名、坚守初心的老英雄张富清由衷敬佩。张富清身边的亲人、同事、朋友,从最初的惊讶到后来被他的事迹深深感动了。
“清楚了解父亲的事后,再回想他对我们从小的严格教导,我们对父亲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做儿女的要以父亲为榜样,淡泊名利、多干实事。”张富清的小儿子张健全说。
每每谈起第一次见到张富清奖章和立功书的场景,来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信息采集专班工作人员聂海波都会很激动:“老人不是故意隐藏军功,而是觉得不需要拿出来跟人炫耀,更不会以此向党和政府提要求,这种淡泊名利的做法令人敬佩,也让我对人生价值有了更深的思考。”
“他仿佛有无穷的精力和干劲,带着群众干了一件又一件实事,从未发过牢骚,是典型的实干家。”曾经与张富清共事的田洪立感慨,张富清把为人民服务看作自己的本分,不居功、不自傲,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老英雄战功赫赫,转业后却选择最偏远的山区、做最艰苦的工作、过最平凡的生活。这种甘于奉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从驻郑州某部交流到来凤县人武部任政委的刘洋感慨地说,“我们学习战斗英雄,就要以英雄为榜样,强化担当奉献意识,努力干好本职工作。”
“我曾经以为,英雄是在记忆中的,而张富清让我感受到,英雄就在身边。”中国建设银行来凤县支行行长李甘霖说,“要向张富清学习,保持信念之光不灭,信仰之树常青。”
永葆初心,书写精彩人生
“不计得失、不慕虚名,扎扎实实为民办事”
转业到来凤的数十年,张富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岗位在变、身份在变,但他对党忠诚、为民造福的初心始终没变。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指出,“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
“含泪读了张富清老人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感人事迹,灵魂深处很受触动。他激励我们退役军人要为国家、为人民奉献终身。”重庆退役军人魏春说。
网友“为人民服务”在人民日报相关报道后留言:低调二字不难写,奉献一生实不易。
在部队,张富清主动担任突击队员,在枪林弹雨中冲锋在前;在地方,他也始终以一名突击队员的自觉,迎难而上,夙夜在公、为民谋利。“张富清是战场上的英雄,也是扎根基层的英雄。”湖北省通山县闯王镇镇长李雪梅说,作为一名贫困山区的基层干部,她要向老英雄学习,“不计得失、不慕虚名,扎扎实实为民办事。”
“老人是一面旗帜,引领我们做一个朴实纯粹的人、一个清正有为的干部、一个忠诚干净的共产党员。”广东省政府督查室的刘治兵说,让他感触最深的,是张富清的一句话:“党的干部,要把位置‘站’正。”
北京大学生张宇说:“张富清将人生放在对社会贡献的大坐标里衡量自己,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楷模。”
甘于奉献,担当时代使命
“到艰苦环境中去锤炼自己、提高能力”
“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中强调。老英雄张富清的事迹和精神,激励各行各业的人们艰苦奋斗、尽职尽责、敬业奉献。张富清的境界、精神,将被不断传颂、弘扬。
湖北省军区党委积极借助身边典型,深入开展以“学习身边榜样、争建强军新功”为主题的战斗精神教育课,号召广大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张富清学习,教育引导大家自觉以英雄为榜样,组织开展“学战斗英雄、砺练兵斗志”练兵比武活动,激励大家传承和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积极投身强军兴军。
“老人在鄂西山区多年,是一部建功立业的奋斗史,也是一曲无私奉献的赞歌。”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亳城镇扶贫干部万亚昆说,“张富清的感人事迹激励着我们,要到艰苦环境中去锤炼自己、提高能力,担负起伟大时代赋予的使命。”
新中国70年的辉煌历程,依靠前辈们不断攻坚克难、默默奉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畏艰难、不懈奋斗。
“正是有了无数像张富清这样的先进人物,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不断前进,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岳奎说,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以英雄为榜样,见贤思齐,甘于奉献。全社会都弘扬奉献精神,就能凝聚起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