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重点站区管理委员会2023年度工作总结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重点站区管委会积极融入首都发展大局,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持续锚定统筹、组织、协调、监督职能定位,高标准推动“七站”优化提升等重点任务落实,圆满完成重点时期、重大活动安全服务保障任务,有效实现了“安全、通畅、祥和”的工作目标,首都门户窗口形象得到更好彰显,旅客满意度、站区美誉度和大局贡献度实现新提升,重点站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突出思想引领,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市委主题教育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立足重点站区改革发展实际,高标准统筹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整改整治等工作,全力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先锋行动”有效落实。主题教育做到“规定动作”有成效、“自选动作”有特色,充分凝聚了以旅客满意度、站区美誉度、大局贡献度“三度”为中心的理念共识,工作成效得到市委第13巡回指导组高度肯定,经验做法得到宣传推广。

  理论学习入脑入心,通过举办读书班、开展系列研讨、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举办青年干部论坛、现场教学点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调查研究落地落实,领导班子成员主动领题,采取“四不两直”、蹲点包站等方式,深入一线、破解难题;选定主题教育调研课题18个,转化成果106项,在交通运力接续、旅客文旅需求等30多个方面取得实在成效。检视问题立行立改,系统检视梳理14项制约发展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逐项完成整改整治;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检视问题、整改落实。推动发展见行见效,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组织开展系列研讨,将改革以来思想实践凝练具化为“三度”目标方向,梳理形成10方面87项指引措施,党员队伍政治站位有效提升、方向路径有效锚定、旅客视角有效转换,为在新形势下推动站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定的思想基础。

  二、突出任务牵引,深入推动“七站”优化提升

  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积极会同市交通委等部门单位,逐站研究制定“七站”优化提升措施。坚持主动担当、向前一步,边制定边推动,多项措施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为服务保障提供高效助力,站区高质量发展取得标志性成果。

  全力打造北京站“标杆站区”,借势用力、攻坚克难,全面落实“疏解整治促提升”和核心区控规专项任务,合力推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促进站区及周边环境一体化提升。整合广场功能设施,将西侧停车场调整为出租车调度站,推动拆除站前广场临时售票厅,扩容公共通行空间2400余平米;完成室内售票厅改建启用和东西天桥升级改造,拆除新华社老旧电子屏和违建、隐患设施1900余平米,撤除广场北侧封闭式广告围挡485平米;持续优化交通组织,推动东侧北京站停车场提质扩容。站区城市景观见新见美、和谐统一,路网体系和微循环大幅改善,旅客走行流线和视野观感明显优化,实现了亮出“中华第一站”历史风貌目标,“城市会客厅”更加庄重敞亮,成效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肯定。

  南站地区通行基础条件显著改善,协调丰台区推动解决滞留十余年的钉子户拆迁“老大难”问题,道路原规划得以实现;协调国铁北京局在站内停车场建设1000平米的封闭网约车空调候车区,候车旅客体验感明显改善。西站地区持续便捷旅客出行,优化南北广场落客区开口流线、提高乘降效率,开通北广场东西方体直梯,深化落实运力接续、出行引导、设施提升等举措。北站地区统筹优化网约车接驳服务,强化跨区域协同,建立网约车接送区,优化流线、引导、定位等措施,有效缓解西直门地区交通拥堵。清河站地区织密立体交通换乘网,推动公交进驻枢纽,既丰富了旅客出行选择,也为夜间应急保障备车提供空间。朝阳站地区协调加快地铁3号线、交通枢纽和周边配套建设,打通姚家园北街、东坝南二街等4条周边路网,优化信号灯配时,缓解站区周边拥堵问题。丰台站地区加强扩容引导,持续缓解社会车辆停车难问题,协调扩充社会车辆停车资源,推动开通东落客平台停车场、释放车位150个。

  三、突出体系建设,持续抓好重点时期服务保障

  深化落实《关于加强北京市重点站区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高质量完成意见落实专项督察整改。进一步强化和发挥统筹、组织、协调、监督职能定位,以服务保障重点时期、重大活动为牵引,构建完善具有首都特色的站区治理体系,各方治理主体思想有效统一、责任有力压实、资源高效匹配,治理合力不断增强。

  积极会同市交通委、国铁北京局、市公安交管局和属地区政府,扩充形成“两层、五方、七站”部门“握手”机制,逐站现场了解客流情况和保障条件。在各站区设置前方联合指挥部,实施现场多方实体联合指挥和路地互派值守人员机制,持续强化一线扁平化指挥,及时妥善应对突发情况。强力推动路地多方客流数据信息共享,实现逐站、逐列“小时级”精准分段推送机制,制定形成“一站一策”“一时段一策”的精细化运力保障措施,精准匹配运力保障资源,采取地铁延时、公交加密、出租保点、免费摆渡兜底等方式,基本覆盖全时段到达客流。旅客换乘等候时长明显下降、站区秩序保持平稳可控,“快进快出”交通转换核心功能进一步细化实化。

  在高质量完成全年重点时期服务保障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提炼巩固经验做法,制定印发重点站区重点时期安全和服务保障机制,重点时期“平战结合”保障机制基本成型,路径措施更加明晰,体系化模式化协同化更加完善,路地各方信心坚定、应对从容、配合紧密,重点站区机构改革的制度创新红利,在全市七站“同齿轮”运转协同效应上得到有效释放。

  四、突出底线思维,积极推动问题隐患排查治理

  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坚决落实全市安全生产和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要求,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督察,针对反馈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逐项整改落实。压紧压实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指导企业下载使用“企安安”安全生产和火灾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督促开展自查自纠,各站区累计出动6801人次开展自查,检查站区单位6679家次,发现隐患846处并完成整改;联合属地消防、城管、公安等开展专项检查,组织专家对259家次站区企业开展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排查安全问题隐患251项、整改率达98.8%;梳理汇总安全防范风险源,逐一落实分级管控措施。推进违法建设彩钢板房拆除工作,开展检查169次,完成拆除15处819.15平米,清理库房2500平米。

  强化应急处突能力。修订重点站区突发大客流应急预案,细化突发大客流事件应对处置措施,编制3部极端天气专项预案,持续完善重点站区“1总7分13专项”框架,全面落实与铁路部门的四项联动机制,健全更加顺畅高效的应急工作体系。加强应急值守和监测预警,协调市应急局向全社会发送大客流提示短信3批次,市级抽查点名应答率和突发情况信息首报率100%,在全市范围推广工作经验。保持高度政治敏感性,“23·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应对中,在平稳完成站区应急保障任务的同时,及时研判K396等3趟列车滞留事件有关信息,第一时间首报并协助属地区和国铁北京局建立对接联络,为紧急救援任务赢得了宝贵时间和处置先机。全力应对强降雪和极寒天气,统筹做好晚点停运列车服务保障、扫雪铲冰、设备设施巡查养护、温情关怀服务和帮扶救助等工作,确保站区安全有序运转,在旅客“进京第一印象”中充分体现首都温度。

  夯实平安站区建设。强化网格化安全防控机制,构筑形成7个大网格、54个小网格,群防群治力量入网进格,同步落实“人、地、事、物、组织”等要素管理,有效提升安全巡查管控能力。扎实抓好交通秩序治理,开展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与西城、丰台、朝阳、海淀区城管局签订交界区域联合执法“伙伴计划”,常态化开展打击整治,查处违法违规运营车辆563起,交通运营治理趋稳渐好。

  提升消防工作质效。扎实开展119宣传月活动,结合疏整促工作同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印发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集中开展施工动火、燃气安全、两个通道、彩钢板建筑等11个专项整治。累计检查单位场所1500余家次,督改突出隐患950处、封停32处、罚款165.2万元。发放施工现场、电动自行车、餐饮场所等宣传材料2万余张,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消防宣传活动350场次,组织完成各领域和新入职员工2500余人次的“一警六员”实操实训。全年未发生有影响的起火冒烟事故,消防安全形势平稳。

  加强宣传引导。与市交通委、国铁北京局三方在重点时期前形成联合新闻发布机制,向社会公众告知站区服务措施、流线调整等内容,协调铁路方开展远端宣传,实现同频共振。组织策划发布新闻通稿72篇,中央、市属媒体报道转载1.2万余篇,新媒体发布稿件2400余篇,浏览量达1.17亿次。聚焦突发情况,彰显重点站区担当作为。在因“23.7”暴雨滞留K396等3趟列车旅客转运中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获得良好反响;积极做好强降雪天气宣传引导,“小切口”宣传暖心姜汤等服务措施,树立展现站区乘客至上、服务为本的良好形象。

  五、突出旅客视角,全面打造出行服务亮点品牌

  优化出行体验。坚持旅客视角、对症施策,认真梳理研判重点时期客流特点和不同条件下旅客诉求和出行体验痛点,针对性部署安排,旅客出行服务体验得到有效改善。协调市通管局、通信网络运营商、电子地图运营商先后多次对站区移动网络信号、定位导航标识进行优化织补,解决信号薄弱、定位不准的问题,方便旅客出行。在西站地区推进公共服务平台试点建设,强化路地联动、与铁路036联合办公,设置11处旅客服务中心。丰台站地区建立老年旅客叫车服务网点和出租车调度站“小憩驿站”,扩充360平米网约车候车区、加盖遮阳棚,持续织补服务功能、优化接驳体验。

  推动环境建设。组织编制《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规划(2023-2027年)》,组织各站区主动对接属地做好控规编制,使站区治理目标有效融入各级各区专项规划,站城融合不断深化。完成重点时期重点区域环境整治39项,优化导向标识1200余块,规范治理护栏3100余米,整改城市家具120余处。开展重点时期环境布置,在节庆期间精心制作景观小品14处,悬挂灯笼、道旗、中国结等喜庆元素1500余个,荣获市民最喜爱的十篇小品之一,营造和谐、大气、简约、现代的站区氛围。

  提升文化形象。以站区文化功能建设专题调研为牵引,主动推进重点站区文化建设,站区文旅手绘地图、“国风古韵过端午”等活动反响良好。与延庆区政府开展战略合作,盘活站区传播媒介,积极宣传助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大局。北站地区与西城区委组织部、宣传部等联合共建,组织《回眸1949》展览等文明实践活动43次,开展党史宣传、送书读史、巡展讲解等活动,打造核心区车站地区文明实践特色品牌。丰台站地区结合老丰台站建设发展史,通过视频宣讲、小型展陈等方式,讲述好“北京最早”到“亚洲最大”的中国铁路发展故事;对接属地区开展戏曲、非遗、红色等活动,探索形成“新丰尚、心体验”文化品牌。

  做好接诉即办。对照市级标准完善接诉即办管理机制流程,严格落实市级派单“即接即派、即派即办”工作要求,持续提升诉求办理水平;积极协调对接铁路部门,以“日通报、周汇总”形式共享市民旅客诉求,开展联合共治;强化与属地区及街乡联动,会商难点诉求,主动履职担责,共同优化站区形象。坚持每月调度推进,研究解决高频共性诉求和周期性问题,协调推动“每月一题”主动治理、未诉先办,推动改善化解了导向标示、出租车调度站管理、无障碍设施运行、停车场秩序等矛盾难点问题。2023年,共接12345派单5348件、承办2146件,响应率100%、解决率99.63%、满意率99.25%。

  六、突出党建引领,努力提高队伍凝聚力战斗力

  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会议,印发工作要点和考核实施方案,集中组织2次全面检查,层层传导管党治党责任压力。高标准抓好2022年市级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考核暨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情况反馈问题整改。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党建工作创新,模范机关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严密组织25个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组织党组织书记、委员和党建联络员全覆盖培训。在各重点时期、“23.7”暴雨应对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各项中心任务推动完成提供了坚强保证。支持引导党外人士积极建言献策,引领青年干部为新时代首都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扎实推进法治建设。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责任,主要领导带头开展法治讲座,组织会前学法6次、法治培训4次、旁听庭审2次,持续提升干部队伍法治意识和能力素质。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推动“关键少数”述法模式创新,优化法制审核和公职律师管理机制,法治政府建设基础进一步增强。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打造阵地、创新形式,开展常态化、精准化普法,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循环播放法律法规宣传视频、动漫累计1800余小时,受众近290万人次;完成八五普法中期评估。着力推进重点站区发展行动纲要贯彻落实,完成纲要实施中期评估,对照首都发展要求和改革发展形势,科学完善细化纲要重点任务。

  持续增强综合保障。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规范高效推进经费支出,积极开展预算项目评审、绩效跟踪和绩效评价,有效节约资金、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严控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要求,从严从紧核定“三公”经费预算;围绕“七站”优化提升、智慧站区等重点任务做好财政资金配套保障。积极推进智慧站区建设,完成智慧站区规划顶层设计评审,一期拟建的4个项目批准入库,同步筹划二期项目。

  提前谋划城市副中心站治理。成立城市副中心站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实体化运行推进筹备工作,专题研究副中心站地区治理模式、划界方案、机构编制、枢纽运营等事项。广泛开展外联对接,与市属部门、属地、机场、枢纽建设公司等方面建立联络机制。深度介入枢纽规划和建设工作,配合做好枢纽规划设计方案审核,从源头规避新站开通共性问题。

  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健全选人用人制度机制,选准配强处科级领导干部,持续优化结构。加强干部培养锻炼,开展重大政治理论轮训,以近三年新入委干部为重点,举办年轻干部能力素质培训班、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培训班、城管执法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等主体班次和站区治理、站城融合、应急管理、舆情应对等业务培训班次160余期,着力狠抓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科学精准考准考实干部,做好年度考核和平时考核工作,开展干部思想状况调研。主动做好退休干部工作,建立干部光荣退休工作“五个一”机制。推进职工之家建设管理,积极开展职工文娱活动和关心关爱,营造良好氛围。

  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持续深化政治监督,对站区安全生产、重要时期服务保障、“接诉即办”问题等中心任务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持续开展纪律教育、强化警示教育,通报违法违纪案例,组织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观市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基地;始终把作风建设摆到突出位置,聚焦纠治“四风”,巩固重要节点廉政提醒做法,督促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推动整改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