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小图标 首页 > 政务公开 > 站区要闻

北京“五站两场”将开放接驳自动驾驶!八大场景已上路

日期:2024-03-27 09:43 来源:北京晚报
字号:

  北京正在谋划更大范围内建设自动驾驶示范区。上周,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北京专场主题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表示,北京正在谋划把平原新城等集中连片区域都联通起来。按照计划,自动驾驶示范区将在今年6月完成3.0阶段任务,扩至包含通州、顺义在内的600平方公里。

  与此同时,老百姓常去的5座火车站、两座机场也将开放自动驾驶接驳。届时,不仅是亦庄百姓“尝鲜”自动驾驶汽车,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市民体验自动驾驶“黑科技”,落地场景也越来越丰富:大兴国际机场能打到自动驾驶“出租车”,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旁跑起了自动驾驶小巴,午夜时分无人驾驶环卫车打扫城市“不打瞌睡”……

01.png

  亦庄率先尝鲜自动驾驶。

02.png

  无人驾驶重卡驶上高速公路。(采访对象供图)

  无人驾驶·现况

  八大场景驶入自动驾驶汽车

  从2020年开始建设至今,北京自动驾驶示范区已经建成160平方公里、今年6月将扩展至600平方公里。截至目前,累计部署车辆超过800台,为29家测试车企发放了道路测试号牌,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近3000万公里,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小巴、无人接驳车、无人配送车、无人环卫车、无人巡逻车、自动驾驶货运重卡、无人零售车等8种场景下自动驾驶汽车已经悄然“驶”入市民生活,一座充满科技感的未来之城逐渐浮现。

  无人驾驶·展望

  今年启动建设示范区4.0

  自动驾驶示范区4.0阶段将在今年启动建设。与正在实施的3.0阶段相比,4.0阶段将进一步调动各行政区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探索更加完善、高效的投资模式与建设机制。

  北京市自驾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年初,本市已经实现了示范区至大兴机场的自动驾驶接驳以及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周边的短途接驳,接下来还将逐步开放更多场站,实现在北京南站、丰台站、朝阳站、清河站、城市副中心站及大兴机场、首都机场“五站两场”开放接驳,打造更多自动驾驶应用场景的标杆案例。

  场景1:赶飞机赶火车

  灵活切换最优路 120公里时速顶格跑

03.png

  春节过后,大兴国际机场率先开放自动驾驶接驳,往来亦庄可以通过手机预约自动驾驶“出租车”。这条路线全程大约50公里,有40公里跑在京台、大兴机场北线和大兴机场三条高速公路上。

  “车很聪明,不只能看清前面的路,行驶中更能算出哪条车道最好走。”小马智行自动驾驶“出租车”上的安全员高师傅原本是位传统出租车司机,如今变成了安全员。虽然还坐在主驾上,但他身份变了,工作内容也变了。从车自己“开”到预约地点接上乘客,到抵达航站楼,全程甚至都不需要他按一个按钮。他只是盯着周边情况,以便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随时接管车辆。

  他点出了自动驾驶汽车的聪明之处:一旦发现旁边车道的车辆相对较少,车便会及时主动切换;如果前方车辆有点慢,它也能在安全条件下顺滑完成超车动作;经过收费站,它知道找ETC车道,也能在各条车道中找车最少的……

  此次更大的突破,是北京首次面向公众开放高速公路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汽车在高速公路行驶中,与普通汽车一样限速120公里/小时。路况较好时,就能看到自动驾驶汽车跑出最高速赶飞机。

  “过了收费站的一小段路,往往不画线,像个小广场一样,那它也能准确找到自己的路。”小马智行技术人员解释,这得益于汽车经过的反复测试。去年9月起,自动驾驶汽车就开始在大兴机场与亦庄之间进行道路测试,算上之前的测试,这款车已经积累了风霜雨雪等不同场景下3000万公里的测试里程,是位名副其实的“老司机”。

  规划:拓展应用场景运行范围

  虽然目前还只能往来亦庄,但此次已经是自动驾驶行业的关键一步。这是全球首都城市机场首次开放自动驾驶接驳载人示范,意味着为自动驾驶汽车打开了全新的落地场景。这一场景单程通行里程长、客单价高、场景跨度大,更有助于探索成熟的技术能力迭代和商业化营收模式。

  随着3.0阶段扩区工作有序推进,示范区将加快部署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实现大兴机场与更多区域连通。另一方面,也将拓展自动驾驶应用场景运行范围,持续推动高速路、城市快速路道路测试场景。

  场景2:“最后一公里”接驳

  没有方向盘 照样跑得稳

04.png

  “奇怪了,这车没有方向盘,那到底哪边算车头?”在地铁6号线郝家府站外踏上自动驾驶小巴车,好几位乘客第一眼就发现了这车没有方向盘,不禁拿出手机拍照“打卡”。

  从3月3日开始,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开通自动驾驶小巴接驳,两条不同的线路帮市民解决从地铁站和停车场到场馆的“最后一公里路”。截至3月19日,已经累计有5000多人次乘车体验。

  从郝家府站到北京城市图书馆全程大约10分钟,途经多个红绿灯路口。在通运路路口,小巴刚刚右转行驶了几十米,三车道变成两车道,隔壁车道的一辆小轿车高速行驶,并没有让的意思。

  “我们这车没司机,就别抢道了!”车上乘客开着玩笑,也替无人驾驶捏把汗。但小巴反应很快,第一时间就发现并减速,待这辆小轿车驶过,才提速继续行驶。

  “别看我们没有方向盘,但是我们一身的黑科技。”研发生产这款小巴车的文远知行公司副总裁罗琳介绍,车上拥有多组高清摄像头、激光雷达,盲区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清定位单元等感知和定位硬件,可以实现周边360度、前方直线200米距离无死角感知,以及小于10厘米级别精度的实时定位,可以精准识别路况。

  没有人工的操作下,一旦自动驾驶汽车发生故障,该如何处理?

  这就考验软硬件的冗余能力了,也就是在系统额外增加的能力,可以在出现错误时纠正恢复。罗琳解释,文远小巴的冗余设计包括冗余转向、制动等底盘性能,避免单点失效;冗余计算单元也能实时监控计算单元健康状态,当出现故障或失效时第一时间接管并实现安全靠边停车。

  进展:即将进行商业化试点

  三大建筑周边的无人驾驶小巴有望继续扩容。记者从另一家自动驾驶企业轻舟智航获悉,该公司配合交通部门在三大文化建筑区域为市民提供接驳服务,将部署2辆L4级别的自动驾驶小巴。目前已完成测试工作,提交运营方案待批复后即可开通运营。

  北京自动驾驶巴士还有其他线路。一年前,自动驾驶示范区开通了全市首条自动驾驶小巴教育专线,由轻舟智航自动驾驶小巴龙舟ONE为人大附中在经开区两个校区间通勤的教师和工作人员提供点到点接驳服务。半年后,轻舟智航又联合北京公交集团取得第一张大型普通客车自动驾驶路测牌照。截至目前,轻舟智航自动驾驶小巴在北京运营3条线路,累计运营里程超过5万公里。

  与此同时,商业化试点也有新进展。前不久,本市正式面向智能网联巴士企业开放商业化试点申请。企业申请获准后,可在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指定路线,提供智能化付费出行服务。“此次商业化政策的发布,进一步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新场景的规模化和商业化应用奠定了政策基础。”轻舟智航相关负责人说。

  场景3:无人驾驶货运

  重卡编队跑高速堪比“老司机”

05.jpg

  马驹桥,北京重要的物流基地;天津港,京津冀的海上门户。每天,不计其数的货物在二者之间往来,繁忙的京津塘高速公路上车流如梭。

  最近,这条高速公路上出现了特殊的货车。这些货车看上去与普通的货运重卡车并无太多差别,但车内方向盘在没有人工操作的情况下就能动起来。

  货运往往需要跨越大江南北,司机更容易疲劳驾驶,危险系数更高。自动驾驶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此前,无人驾驶重卡一般是在封闭的园区里。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和天津携手,共同开启了全国首个跨省市高速公路自动驾驶货运测试项目。

  2022年,“天津港至马驹桥物流园公路货运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作为交通运输部首批智能交通任务启动。这项任务有个更形象的名字——通港达园。

  载着货物的卡车从天津港出发,走京津塘高速公路到北京马驹桥,其间还要途经两地的城市道路。“通港达园”项目队列技术研发与联合测试运营单位主线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这标志着打通了包含公路货运在内的自动驾驶物流全场景运输,使“门到门”自动驾驶运输成为现实——从货轮靠岸后的港内无人水平运输,到出港、进入城区乃至城际高速自动驾驶运输,贯通集装箱陆地运输的每一个节点。

  “从封闭园区测试到跨省开放运营,能够进一步加速无人驾驶技术在公路货运场景下的推广和应用,推动整个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商业化进程。”主线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主线科技正在加速建设覆盖京津冀地区的智能运输网络,今年还将进一步推动自动驾驶卡车在京津冀区域落地应用,与物流客户实现高速干线运输的常态化运营。

  最近,该项目通过验收。与此同时,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重卡也在京津塘高速公路上往返为饮料企业送货,突破了单一省市内的限定测试区域,未来也将打通京津往返的高速干线物流货运网络,实现华北地区L4级别自动驾驶重卡物流。

  突破:无人驾驶重卡尝试组编队

  “不只是一辆车的测试,我们重点开展3到5辆车编队的自动驾驶测试。”主线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06.png

  一辆重卡跑在高速公路上已不容易,几辆车组成编队更是难事。这位负责人解释,编队中多车协同控制是个难题,也就是编队里的车辆感知到的障碍物如何共享、协同决策,发出的控制指令能否同步;车队中每辆车之间的通信,也需要突破时间空间同步性、高可靠性、低时延等车间通信技术难点。

  上路之前,该项目团队已经积累了大量研发和测试的经验,“编队自动驾驶中不单单依赖于车队头车的智能化,而是需要整个车队智能化,这些年研发的编队技术能够将单车智能拓展为车队智能,增强多车协同控制。”相关负责人说,同时采用5G技术实现多车间通信低时延,保证车队的高效同步。

  场景4:城市常态化运行服务

  无人环卫车昼夜忙碌不打瞌睡

  晚上12时,城市逐渐静下来,一辆环卫车缓缓跑在科创十七街上,车轮旁的两把大刷子飞速转动,打扫着城市一天的“疲惫”。

07.png

  仔细定睛一看,这辆车上没有坐一个人。这是北京首次覆盖昼夜的无人驾驶环卫服务,服务范围包括经开区核心区、路东区和路南区重点路段机动车道。环卫车避开白天交通高峰,每天定好“闹钟”,深夜里“孤独”地上路、再返回停车场。

  一夜跑下来,这款车围绕着提前设定的路线,清扫、洒水降尘、喷洒消杀,完成一系列环卫作业。待工作结束,天已经是蒙蒙亮,在上班族醒来之前,城市已经被打扫干净。

  无人环卫车上路,得益于政策的突破。2023年7月,北京的道路上首次迎来自动驾驶环卫车道路测试;三个月后,则升级到纯无人道路测试许可,如今实现商业落地,将无人清扫作业正式融入城市常态化运行服务体系。“这是中国首款前装量产L4级自动驾驶环卫车,契合环卫产业面临智能化转型升级的现状,可解决劳动力老龄化、工作安全风险高、装备高碳排放污染等痛点。”罗琳说。

  亮点:无人巡逻车能“一键报警”

  与无人环卫车一样,国内首批获准开展道路测试的无人巡逻车年初也在北京上路。

  别看车只有一米多长,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车身一侧是实时播放安防宣传片的大屏幕,行走在路上成了一道行走的风景线;另一侧,“藏”着防暴服、急救箱、灭火器等装备,还专门设计了“一键报警”的按钮。

  移动巡逻宣防车分队工作人员实时看到现场画面,实现指挥中心与巡逻车远程联动,如果遇到突发事件,可以随时调派周边警力开展处置工作。

  目前,经开区配备了15台无人巡逻车,在示范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多个园区、地铁站点、商业广场等人口密集和重点场所,实施24小时不间断执勤,承担巡逻防控、远程喊话、一键求助和视频巡控等工作任务。

  这款无人巡逻车与此前就已经上路的无人零售车、无人配送车“同根同源”,只是外观稍有不同。360度多传感器融合感知使其探测范围达120米,计算平台每秒可计算254万亿次,让无人巡逻车能实时根据路况计算并做出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