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是繁华的都市生活圈,地下是四通八达、充满活力的轨道交通网——“站城融合”的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正在加快建设。
目前,一期基坑土护降工程已全部完成,将于下月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7线交汇
随着工程实施,三条铁路、三条地铁线和一条市郊铁路,将在这里实现换乘,距离最近的两条线路换乘只需1分钟。
作为站城一体的示范项目,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地面层是都市生活圈,地下则是四通八达、充满活力的轨道交通网,一共分为三层,每层功能都不同。
地下一层
设有城际铁路和地铁进站厅,出租网约车的落客接驳场站,以及城市公共服务空间和商业配套设施。
地下二层
是城际车站候车厅和出站大厅,以及地铁平谷线、地铁101线、地铁6号线的换乘空间,并布置了社会车辆与出租车上客区。
地下三层
是城际车站站台与轨道层。
此外,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还将利用夹层空间,设置东西两处公交场站。
根据规划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交通枢纽所在的0101街区,未来将形成“一水、一岸、一中心、两廊道、多节点”的城市空间格局。
这里开通后,只要走出车站,就能看到充满活力的大运河滨水码头、满目绿色的中央公园,以及繁华的商业步行街。充分体现出“站城一体”的规划理念。
北京城建集团副中心交通枢纽项目部负责人李金和介绍,
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总用地范围约70公顷,有地铁6号线、规划平谷线及规划地铁101线3条轨道交通衔接。
从京津冀层面来讲
副中心站建成后
通过城际铁路联络线
将实现
15分钟就可以直达首都国际机场
35分钟直达大兴国际机场
40分钟直达唐山、天津滨海新区
1小时到达雄安新区
从副中心区域交通看
将实现
2分钟到达政务区
3分钟到达城市绿心
5分钟到达运河商务区
8分钟到达北京环球主题公园
换乘时,避免翻山越岭
未来每天将近有50万人在此乘坐公交车、地铁、火车和汽车。
在布局上,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近大远小,换乘量大的交通方式优先就近布置。第二个是平层换乘,避免乘客的上上下下和翻山越岭。
因此,地铁之间的换乘,85%的乘客将在三分钟内实现换乘。
地铁与城际的换乘有50%的乘客将在两分钟内实现换乘。
其中两条线换乘是在一分钟之内,即京唐城际和城际铁路联络线。而且这两条线与平谷线换乘距离也不远,与6号线换乘稍远,大约在5分钟。
同时,为了方便携带行李及行动不便的乘客,站内设置了自动步道和电动接驳车。
“现在项目一期基坑土护降工程已全部完成,二期也已经开标并进行了公示,预计下月将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李金和表示,这座车站会向地下深挖32米,基坑东西长达两公里,分三期施工,预计土方开挖量相当于7个昆明湖那么大的出土量。
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周期为4年,预计2024年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辐射区域能够从东部各区到天津、河北,对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